闫文港从跳远转到钢架雪车,范铎耀从越野滑雪转到雪橇,彭清玥、宋祺武从田径转到跳台滑雪,彭俊越从篮球转到双人雪橇……这份名单不是简单的名单,而是代表着中国冰雪在短短六年半的时间内,如何克服困难,实现北京冬奥会“全项目参赛”这一战略的人才路径。
回首2015年7月31日,在国际奥委会128次全会上,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承办权之际,当时冬奥会有近1/3的竞赛项目实际上从未在我国开展过。
如何在短短的六年半时间内,让中国实现全项目参赛的战略目标,答案是“跨界、跨项选材”,中国由此开始了冰雪“补短板、填空白”的艰难探索。
2月11日,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延庆赛区冉冉升起,“雪游龙”见证了中国钢架雪车的历史性时刻。当天进行的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,闫文港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一枚意料之外的铜牌,另一名中国选手殷正获得第五名,并两度创造赛道出发纪录。从2015年“跨界、跨项选材”组建国家集训队,到2022年登上领奖台,中国钢架雪车队只用了六年半。
曾经连游乐园的过山车都不敢坐的跳远运动员闫文港,经过五年多的训练备战脱胎换骨,爱上了钢架雪车“贴地飞翔”的感觉,在挑战速度极限的“冰雪F1”赛场,他敢于和全世界顶尖选手“掰手腕”。
从越野滑雪转项雪撬的范铎耀也在“雪游龙”这条赛道展现出最佳状态,3轮总成绩排在所有选手中的第24位。范铎耀对自己的冬奥会首秀比较满意,“能在奥运赛场不断突破,为中国雪橇队在冬奥会赛场创造第一个成绩,对我来说很有意义,几年的拼搏有了一个结果”。
练过民族舞、标枪的王沛宣为中国女子雪橇完成了冬奥会个人项目首秀。练过短跑的黄叶波和打过篮球的彭俊越如今是中国双人雪橇的希望,他们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男子双人雪橇第17名,巴赫主席赛后第一时间为他们送上了祝贺,勉励他们继续保持好的状态,并与他们约定四年后在米兰再见。
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我国雪上项目的难题。北京冬奥会上,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跳台滑雪混合团体标准台、北欧两项男子个人标准台+10公里、男子个人标准台+10公里项目上都首次有中国运动员参赛。25岁的董冰原来是北欧两项运动员,转项跳台滑雪后,先后收获洲际杯亚军、拼得大师赛积分,如今如愿站上奥运赛场。“00后”小将彭清玥和宋祺武之前都是田径运动员,经跨项选材加入跳台滑雪队后开始展露天赋。
北欧两项赛场,2001年出生的赵嘉文代表中国北欧两项首登冬奥舞台。赵嘉文从12岁开始接受越野滑雪训练,2017年通过跨项选材进入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,兼顾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两个项目。北欧两项2月9日决出首枚金牌,赵嘉文位列第43位,实现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突破。
“跨界、跨项选材”实现了冰雪运动的“扩面发展”,为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“夏强冬弱”“冰强雪弱”格局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它不仅打破了冰雪项目发展的“空间障碍”,丰富冰雪“人才储备”,而且还依托项目之间的优势互补,补齐各类短板,为中国冰雪的全项目开展、全项目建队、全项目训练以及“全项目参赛”提供有力支撑。这一次中国冰雪健儿在家门口的体育盛会上实现了“全面参赛、全面出彩”,中国冰雪也靠着“补短板、填空白”跑出了加速度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,传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内容仅供参考